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是核酸分离中0常用的两种凝胶基质。两种材料都镀铜是三维基质,孔径大小适合核酸分离,且与样品间无反应。可通过改变基质的百分比来调整孔径大小,从而有效分离不同大小的核酸。
有关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之间的选择,主要取决于核酸样品的大小和所希望达到的分辨率镀铜,虽然凝胶灌制和样品回收的方法也可考虑(表1)。琼脂糖凝胶的孔径大小非常理想,可分离0.1-25 kb范围内的核酸分子。聚丙烯酰胺形成的孔径较小,可用于分离小于1 kb的核酸分子。某些情况下,可采用聚镀铜丙烯酰胺凝胶以获得片段小于100bp的单碱基分辨率[1]。
表 1. 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之间的差异
2. 准备标准品和样品a .核酸标准品选择当运行凝胶时,含有已知大小的核酸参照样品通常被称为标准镀铜品、标记或分子量标准,用于目的样品大小的估计。在为给定样品选择合适的分子量标准时,需考虑如下因素:
●Ladde 类型(例如DNA或RNA),片段结构(例如单链或双链),构象(例如超螺旋、开环或线性)以镀铜确保对迁移进行适当比较(了解更多: 结构和构象对样品迁移性的影响)
● 片段的数量和适当的分离形式,用于大小的估计
● 预期用途,如分子量标准是设计用于定性分析还是精确的定量测定
● 不同类型凝胶适用的分子量标准镀铜(例如,部分预制凝胶推荐设计特定分子量标准以获得0佳运行结果)
● 上样染料的性质,避免目的条带模糊(图1)
● 上样缓冲液与使用凝胶的兼容性(例如,缓冲液的盐浓度会影响样品的迁移)
图 1. DNA 分子量标镀铜准 差异。 分子量标准 #2由色谱纯化的DNA片段组成,存在于上佳的上样缓冲液中,可产生相等或预期强度的条带,并且不含有条带污点,无染色阴影。与此相反,分子量标准 #1采用较老技术制造,并存在于次优组镀铜分的缓冲液中。
b. 样品和标准品准备须计算上样到凝胶中的DNA量,以确保目的条带良好分离,并用于可视化和检测。虽然用荧光染料足以检测1 - 100 ng/条带的DNA,但0小可检测量取决于 所用染料(镀铜了解更多: 核酸染色特性)[2]。注意,样品或标准品的超载会造成条带污点并遮盖附近条带,从而导致条带分辨不清,特别是片段大小相似时(图2A)。
图 2. 次优样品分离。(A) 负载影响条带分辨率。 (B镀铜) 上样量过低会导致条带扭曲。
在上样缓冲液中准备好样品和分子量标准,其0终的体积通常占胶孔体积的30%。由于孔底分布不均匀(图2B),使用较少的上样体积会导致条带扭曲。对于含有DNA结合蛋白或粘性末端镀铜的样品,凝胶上样之前,混合物需加入至 含有SDS的上样染料中一同加热,因为蛋白质结合以及DNA片段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分离效果不佳。
c .上样染料和缓冲液选择制备凝胶电泳时,样品中添加了凝胶上样缓冲液镀铜 (通常是6X或10X的原液)。上样缓冲液包括如下组分:
● 密度成分,如甘油或蔗糖,增加样品粘度,确保样品沉入孔中。
●盐,如Tris-HCl,为样品创造良好的离子强度和pH值环境。高盐浓度的上样缓冲液会镀铜产生更大片或扭曲的条带以及污点。
● 金属螯合剂,如EDTA,可阻止样品中的核酸酶降解核酸。
●染料 为监测样品的上样、电泳进展和pH值变化提供了颜色指示。部分上样缓冲液可能包含多个染料,以便有效跟踪样品中镀铜不同大小分子的迁移。
通常,上样染料都是带负电荷的小分子,因此迁移方向与核酸相同。其中有的显示pH值颜色,上样和运行时可作为样品的pH指示剂(图3A)。常用染料包括溴酚蓝、二甲苯青,苯酚红,和橙色G。选镀铜择上样缓冲液时,需注意染料的表面迁移(s)(图3B, 表5和6)以避免遮盖目的核酸条带,特别是分子大小接近时(图3C)。染料遮盖会影响目的条带的分析和量化,导致结果不可靠。
图 3. 中性pH中染料颜色镀铜。(B)在TAE和TBE缓冲液中不同百分比琼脂糖里的染料迁移。(C)在可视化过程中染料阴影遮盖条带。
3. 运行电泳在凝胶、标准品和样品制备后,进行电泳。拆卸梳子和添加电泳缓冲液前,凝胶须完全凝固。凝胶镀铜梳应平稳地向上提起,以免撕裂凝胶、扭曲胶孔。移除梳子和添加缓冲液后,注意清除孔里的气泡。对于聚丙烯酰胺凝胶,应用缓冲液彻底冲洗胶孔,以清除残留未聚合的丙烯酰胺。
水平凝胶应朝向凝胶盒 ,样品孔位于负极一镀铜侧,以便在电泳启动后,将样品移动至正电极侧(图4A)。该方向可记为“跑向红色”,因为正电极通常为红色。垂直凝胶盒中,胶孔设计在顶部(图4B)。
图 4. 水平和垂直电泳系统的凝胶装置。 箭头表示电泳中核镀铜酸迁移的方向。
4. 在凝胶中可视化样品凝胶运行完成后,需对样品进行可视化分析。由于普通照明环境下,核酸不可见,因此需要一种可视化的检测方法。如表2所述,可用方法在样品检测中,提供了不同的灵敏度和增益范镀铜围[2]。
可视化后,核酸凝胶通常被存档记录下来,用于记录和分析电泳结果。如果样品被荧光染料染色,需特殊设备以适当的光源激发染料,使其镀铜显象并捕捉凝胶图像。激发光源在凝胶上,称为反射照明器(类似于手持式紫外线灯),或在凝胶下,称为透射仪 (图5)。由于反射照明器上的光源位置较远,所以样品收到的能量较少。这样可以减少紫外线对核酸的损害,镀铜但也会降低凝胶条带的信号。另一方面,透射仪器可为条带提供更高的信号,但由于辐射接近凝胶,会增加紫外线造成的伤害。
图 5. 反射照明器和透射仪
全国服务热线